給我留言
確認提交后,我們將安排專業顧問和您聯系!
細菌的種類及其結構
發布時間:
2022-08-19 21:35
來源:
廣州晶傲
一、細菌是什么?
細菌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與人類關系密切的一類微生物,腐蝕主要是細菌活動的結果。細菌的個體很小,它的大小通常以微米表示,細菌的形態有多種多樣,隨著菌齡和環境條件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二、細菌形態有哪些?
1、球菌
球菌的直徑約為0.5~2μm,當球菌單個存在時,呈圓球形或扁圓形。若幾個球菌聯合在一起,其接觸面常呈扁平狀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尿素小球菌。
2、桿菌
桿菌大小約為(0.5~2μm)ⅹ(1~5μm),多數細菌都屬于桿菌,桿菌的長短、形態差別很大,按其形態不同有分短桿菌、鏈桿菌、分枝桿菌、棒狀桿菌、芽孢桿菌等。大腸桿菌是此類細菌的代表性菌。
3、螺旋菌
螺旋菌大小約為(0.3~1μm)ⅹ(1~50μm),細胞呈彎曲、螺旋狀。彎曲不足一圈的稱為弧菌,如霍亂弧菌、玫瑰色螺菌等。

三、細菌的細胞結構有哪些?
細菌的細胞結構可分為一般結構和特殊結構兩類。一般結構,是任何細菌都具有的共同構造,主要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核質體組成。特殊結構是指某些細菌特有的結構,如鞭毛、莢膜和芽孢。
1、細胞壁
細胞壁是包在細胞表面的一層堅韌而具有彈性的結構,厚度一般在10~80納米,細菌的細胞壁約占菌體干重的10%~25%。
2、細胞膜
細胞膜也稱為細胞質膜或原生質膜,簡稱為質膜,是緊靠在細胞壁內側,在細胞壁與細胞質之間的一層柔軟而富有彈性的半滲透性薄膜。細胞膜厚度一般為5~8納米,其占細胞干重約10%,主要是由蛋白質、脂質、糖類物質、固醇類物質、核酸構成。
3、細胞質
細胞質是包于細胞膜內、除核質體之外的一種無色透明的膠狀物。細胞質的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質、核酸、脂類及少量的糖類和無機鹽。細菌的細胞質中核糖核酸的含量較高,可達固形物的15%~20%。
4、核質體
細菌屬于原核生物,細胞內沒有一個結構完整的核,不具有核膜與核仁,因此沒有固定的形狀,只有一個核質體。細菌核質體的主要成分是DNA,細菌的核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連續的、環狀雙鏈DNA分子,長達1毫米,比細菌本身長一千倍。
5、鞭毛
某些細菌的表面,長著一種從細胞內伸出的纖細而呈波狀的絲狀物稱為鞭毛。鞭毛著生在接近細胞膜的細胞質中的基粒上,通過細胞膜和細胞壁而伸出體外。鞭毛的長度常可超過菌體的若干倍,但直徑很細,一般為10~20納米。
6、莢膜
莢膜是有些細菌在其細胞壁表面覆蓋一層疏松、透明的黏液性物質,稱為莢膜。莢膜的厚度一般可達200納米。莢膜含有大量的水分,約占90%以上。其化學成分隨菌種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是多糖、少數革蘭陽性菌的莢膜是單一的多肽。
7、芽孢
某些細菌生長到一定階段,細胞內會形成一個圓形、橢圓形的對不良環境條件具有較強抗性的休眠體,稱為芽孢。由于細菌芽孢的形成都在細胞內,故又稱為內生孢子。由于每一個細菌只產生一個芽孢,所以芽孢不是細菌的繁殖方式。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更多動態
銀離子抗菌劑的作用時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根據具體的使用環境和需求來選擇合適的產品和使用方式。同時,為了確保銀離子抗菌劑的效果,建議定期進行監測和調整,確保其持續發揮抗菌作用。
2025-11-04
抗菌母粒作為一種“功能添加劑”,在塑料制品(如薄膜)生產時,以一定比例(通常1%~5%)添加到原料中,均勻分散,從而使最終制品獲得持久的抗菌功能。抗菌母粒在塑料薄膜中通過提升抗菌劑分散性、保障抗菌穩定性、確保添加量,并簡化生產工藝,成為實現抗菌功能的核心材料。
2025-10-30
銀離子抗菌母粒是一種成熟、高效且應用廣泛的功能性材料添加劑,含有高濃度銀離子抗菌劑的功能性母粒。銀離子抗菌母粒成功地將銀的天然抗菌特性與塑料加工的便利性結合起來,為現代生活提供了更健康、更衛生的塑料制品解決方案。
2025-10-17
涂料防霉劑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涂料在使用和存儲過程中因霉菌生長而導致的變質,有效保護涂膜,防止因微生物滋生而導致的變色、污損、粉化、剝落等問題,從而延長涂層的使用壽命并保持建筑物的美觀。
2025-10-14
聯系我們